慈孝遺址
孝子井
慈湖南岸,浮碧山下,相傳為董孝子親手開鑿。
孝子井
清·董秉純
曲巷小橋西,何年舊井低。
水微龜出曝,市近鴨爭棲。
古篆眠荒草,殘磚褪碧泥。
若非純孝澤,誰復(fù)話前題?
【注釋】①舊井低:古井坐落在小山坳,井口與周圍農(nóng)田平。②水微:指井水幽暗。③古篆:井旁原有篆書“漢董黯孝子之井”六字,今毀。
張孝子祠
縣治西南,祀唐孝子張無擇。宋嘉定十四年(1221)立。
張孝子祠
明·楊江
中散余風(fēng)百世師,綱常一柱與天支。
醴泉芝草有奇應(yīng),孝子忠臣無異詞。
祀典尊崇香火古,汗青光耀日星垂。
慈烏夜夜啼聲急,似向鄉(xiāng)人喚秉彝。
【注釋】①中散:中散大夫的省稱。三國魏嵇康曾任中散大夫,世以“中散”稱之。張無擇品行高潔,辭官廬墓,有嵇康遺風(fēng)。②慈烏:烏鴉的一種。相傳此鳥能反哺其母,故稱。③秉彝:持執(zhí)常道。
慈湖
慈湖是唐代慈溪首任縣令房琯于開元二十六年(公元738年)下令開挖的,用以灌溉農(nóng)田。
慈湖又名闞湖、德潤湖、普濟湖,都與闞澤有關(guān)。《三國演義》有一段精彩故事,叫“闞澤獻詐降書”。史書記載的闞澤是三國時吳國大臣,隱居慈湖以北。闞澤字德潤,《禮記·大學(xué)》云:“富潤屋,德潤身”,為紀(jì)念闞澤,慈湖又名德潤湖。后來闞澤舍宅為寺,名普濟寺,于是慈湖又名普濟湖。德潤湖和普濟湖,前者體現(xiàn)儒家精神,后者透出佛教氣息,都很有文化底蘊。而“慈湖”的名字又將儒佛兩家統(tǒng)一起來了,因為佛教以慈悲為懷,儒家以慈孝為本,都講一個“慈”字。
慈湖的名字是南宋大儒楊簡取的。楊簡世居慈湖之濱,于談妙澗畔建屋講學(xué)。他說:“溪以董君慈孝而得名,縣又以是名,則是湖宜亦以慈名”——既然以慈名溪,又以溪名縣,當(dāng)然也要以慈名湖,取名“慈湖”了。又作詩云:“惜也天然一段奇,如何萬古罕人知。只今煙水平軒檻,觸目無非是孝慈。”在他看來,慈和孝是天理,人的一切善念無不由此生發(fā)。楊簡是心學(xué)大師,上承陸九淵下啟王陽明,但在當(dāng)時,他的心學(xué)卻被朱熹一派學(xué)者譏為“借儒談禪”。在今人看來,他是會通儒佛的典范。儒佛兩家就像慈湖的東西兩湖水,都是相互流通的。
世世代代的慈城人,無論貧窮富貴,守著這片慈湖,內(nèi)心便都有了一個“慈”字印記。
慈湖書院
縣北德潤湖①,宋楊文元講學(xué)于此,改名慈湖,人稱為慈湖先生,于其地建慈湖書院。而紹興嵊縣北門內(nèi)亦有慈湖書院,嘉靖三十三年提學(xué)副使阮鶚、知縣吳三置建;溫州樂平縣長樂坊,亦有慈湖書院,元至元十九年,縣尹翟衡建,危素記之。皆為文元作宰時講學(xué)地。樂平學(xué)廟后又有慈湖遺書閣,宋袁甫建。至貴溪、應(yīng)天山麓,有楊慈湖墓,則又因講學(xué)而葬其衣冠所也。儒先履綦②所及,令人景仰如是。(《溪上遺聞集錄·談獻》)
【注釋】①德潤湖:即慈湖,為紀(jì)念三國名臣闞澤,闞澤字德潤。②履綦(qí):足跡,蹤影。
過慈湖書院
明·陳敬宗
青山郁郁樹蒼蒼,中有慈湖舊講堂。
庭草尚含書帶色,壁塵猶護墨花香。
三秋霽月海天渺,千古清風(fēng)云水長。
留得遺書傳后學(xué),幾回中夜仰奎光。
【注釋】①書帶:即書紳,把要牢記的話寫在紳帶上。語本《論語·衛(wèi)靈公》:“子張書諸紳。”②墨花:指硯石上的墨漬花紋。③奎光:奎宿之光。舊謂奎宿耀光為文運昌明之兆。
大廟(鮑蓋廟)
鮑蓋即鮑郎神。廟在縣東一里,建于元至元二十年(1283),明朝嘉靖三十五年被毀,三十七年重建,清朝曾多次修建。鮑蓋,生于晉泰始三年(267),曾任鄮縣縣吏。建興四年(316),寧波一帶發(fā)生大災(zāi)荒,餓殍遍野。鮑蓋時任押糧官,見百姓跪地求救,毅然將所押糧食賑濟災(zāi)民,因擅自放糧是死罪,鮑蓋隨即投江自盡。附近百姓感其恩德,紛紛立廟祭祀。《四明談助》記載:“鮑蓋薨后30年后為神,仍以匡時濟世愛民為懷。”
地藏殿
縣治西,城隍廟左側(cè),祀地藏王、豐都大帝,配以冥府十王,為拷罰罪鬼死魂之所,其銼燒舂磨之刑,皆肖像其間(雍正《慈溪縣志》)。
按:神道設(shè)教,勸人為善。
寶善堂
縣治東北隅浮碧山東麓,現(xiàn)慈城華家巷7號。清嘉慶9年(1804年)應(yīng)慎修募集資金建此堂,用以施舍棺木、藥品、資助孤兒寡母等,又有楊九畹等各捐置義山、義田以助此善舉。《大學(xué)》云:“楚國無以為寶,惟善以為寶”,故名。
云華堂
創(chuàng)辦于清同治七年(1868),由清翰林楊泰亨等5人發(fā)起。以辦理育嬰、施藥、舍材、埋葬、惜字、褒貞等傳統(tǒng)善舉為事業(yè)范圍,謂“舊寧屬善堂中之首屆一指者也”。
義倉
各都隅社倉也,元至正間令每社立義倉一所,隅長主之,豐年各家每口留彀一斗以備歉歲給食用,有司不得拘貸,今俱廢。(雍正《慈溪縣志》)
居養(yǎng)院
縣東南二里,宋元符初建,以養(yǎng)鰥寡孤獨,后圮。元至元間(1264~1294年)重建,改名養(yǎng)濟院,至大間(1308~1311年)徙西南米倉址。(雍正《慈溪縣志》)
無擇橋
縣之金川鄉(xiāng)招義村,唐孝子張無擇廬父墓日建,后人因以名之。今呼為吳石橋,聲之訛也。(《寶慶四明志》)
平政橋
縣治南,宋宣和間(1119~1125),令沈時升政平訟理,民稱其賢,以名其橋。
唐家堰橋
縣治西南。宋淳熙末年(1189),金華唐仲展來令邑,去官日,語其子倫曰:“此間風(fēng)土樸厚,有唐俗之遺,宜家焉。”倫乃卜居邑西南隅,筑此橋以通往來,故名。(光緒《慈溪縣志》)
驄馬橋
今慈城解放橋舊址。唐開元二十六年(738),邑令房公所建。后人詩云:
(1)
昔年烏府跨青驄,今日橋名在尹公。
誰道秋霜舊威烈,弦歌百里遍春風(fēng)。
(2)
縣治新開第一官,陽春布澤萬民歡。
至今橋上瞻明月,猶有光輝照石欄。
【注釋】①烏府:御史府。房琯曾任御史。②秋霜:常比喻威勢盛大﹑品質(zhì)高潔﹑言辭嚴(yán)厲﹑心志壯烈。喻白發(fā)。③第一官:房琯是慈溪縣首任縣令。
慈孝坊
縣治南。舊名祈報坊,元至正三年(1597年),邑簿白桂因董孝子廟易今名。
孝子坊
南郭門內(nèi),國朝乾隆四十八年(1783年),為錢秉虔立。
集賢里
明正德二年(1507年),知縣倪璋為劉氏立。劉氏自宋元來,固多以文墨發(fā)身者,入明舉人自劉煥而下,進士自劉嵩而下,五經(jīng)之傳,科第相踵,故立此坊以表其異。
桂宗祠
明·姚朝翙
三賢祠在北湖頭,月里清香桂氏優(yōu)。
檢點舊題仁宦籍,周官品秩一家收。
【注釋】①三賢祠:指闞澤、房琯、楊簡三位名賢。②北湖:慈湖,在慈城北門外。③“月里”句:喻“步蟾折桂”,科舉登第。④周官:周禮規(guī)定的品官。⑤品秩:官品與俸秩。⑥一家收:指桂家科甲不斷、英才輩出。
陳宗祠
鄞之陳氏,本自慈溪來。近年即田舍村作大宗祠,余為題中堂聯(lián)云:“流派合甬水慈江,繼別繼宗①,列祖衣冠同寢室;服食并先疇舊德②,我疆我理,曾孫稼穡在田廬。”亦關(guān)合其村名為之也。(徐時棟《煙嶼樓筆記》)
【注釋】①繼別繼宗:《禮記》曰“別子為祖,繼別為宗”。別子,即庶子,古代宗法制度稱諸侯嫡長子以外之子為“別子”。②“服食”句:即“食舊德而服先疇”,依靠以前的品德,拜服先人。③我疆我理:語本《詩·小雅·信南山》:“我疆我理,南東其畝。”疆理: 劃分,治理。
全恩堂
周氏世居慈城,為當(dāng)?shù)赝濉.?dāng)年周信芳之父周慰堂混跡戲班(舊社會以戲子為賤業(yè)),被逐出周氏宗祠。周信芳二十二歲那年隨父親回鄉(xiāng)祭祖,族人告知須出三千銀圓方能進祠堂,周家父子怏怏而歸。1925年,周信芳攜五千元大洋到慈城,宴請周家族人,并用兩個月的時間重建周氏祠堂——“全恩堂”,周家父子因此得以“還族”。
劉家祠堂
省級文保單位,位于慈城民族路劉家弄3號,是一個有地方建筑特色的明代祠堂。劉氏系原慈溪邑內(nèi)大族,其祖先為南宋太常寺丞劉勉。現(xiàn)祠堂建于明代,僅存三開間的廳堂一座,原有“世彩堂”匾額,因劉氏先世以詩書簪纓相承數(shù)百年,堂內(nèi)僅存清嘉慶九年(1804年)所立《遵奉憲示永保祀產(chǎn)并免值役碑記》一方。
義火祠
“義火祠”祀鄉(xiāng)厲①由來久矣。慈溪“義火祠”中一聯(lián)云:“咳!誰料窮性命做鬼無依,禁不住地下同聲一哭,苦雨酸風(fēng)餒腹頻年銜怨恫②;呸!未必好兒孫各家都有,到不如此間異姓一堂,春霜秋露義田③萬古薦馨香。”不愧才人吐屬,惜忘其作者名氏矣。(徐時棟《煙嶼樓筆記》)
【注釋】①鄉(xiāng)厲:舊指鄉(xiāng)里中無親族等祭祀的鬼。②怨恫:怨痛。怨恨,哀痛。③義田:泛稱為贍養(yǎng)族人或貧困者而置的田產(chǎn)。
湖北孝感的董黯遺跡
孝感舊志載:句章董黯,亦嘗流寓孝感,墓在邑北百二十里,唐吏部尚書徐浩題其碣曰:“漢孝子董黯之墓”;南宋地理學(xué)家王象之《輿地紀(jì)勝》云:“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分安陸東境建孝昌縣,因孝子董黯立名”,“后唐改孝感,避廟諱也”;《湖北通志》指董黯“后僑寓孝感,今邑北百三十里有黯墓”。
慈溪、烏含巷與孝子董黯
寧波許多地名與董孝子有關(guān),《四明談助》錄了一段董氏重修族譜的序:“自東漢征君之后。累遷之四方,及晚宋后遷于鄞,又由鄞遷慈,到明初梅隱先生復(fù)居于鄞。”烏含巷,就是董黯子孫的聚居地。據(jù)史料記載,天寧寺西河有烏含橋,原名“烏黯橋”,為了避董孝子的名諱,改“烏黯”為“烏含”,橋下的一條街,以橋名“烏含巷”。民國二十四年(1935年),河填平了,橋自然沒了,巷卻保存了下來,巷名也沿稱至今。(據(jù)“慈溪地名網(wǎng)”)
鄞縣董孝子廟
歷史上寧波地區(qū)有多處董孝子廟,如:慈城的慈溪縣董孝子廟,寧波鼓樓東南的郡城董孝子廟,寧波江東的“甬東孝子廟”,還有兩處“董氏家廟”,而目前僅存的就只有鄞縣董孝子廟這一處了。
廟門兩旁有一副對聯(lián):“東漢以來千古,有虞而后一人”。董黯是東漢人,“有虞”指有虞氏舜帝,他孝感天地,德播人間。如今的余姚地區(qū)有舜跡,還有舜的傳說;而董黯故事的發(fā)生地也在姚江流域,可謂一脈相承。
董母墓與鄞縣董孝子廟相連。墓前有一塊石碑,刻著“漢贈淑德夫人董母墓”,碑陰是董孝子的《祭母文》:“人子酬德,孝為至先,鞠我養(yǎng)我,誠然信然,父母之仇,不共戴天。今已殺寄,祭于墓前,昔仇已報,更無后冤。” 據(jù)《董孝子廟志》所記:“城南郊廟在慈母墓旁,建置不知其始。大約即廬墓所筑而增廣之,則由來久矣。”慈母墓前有一處“滴淚潭”,傳說董孝子廬墓在此淚滴成潭,故名。還有“望母洞”,相傳董孝子廬墓,于大風(fēng)雨之夜,在此又見慈母身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