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城印象
完備。一座千年的江南古城,慈城太完備了。江南文化的種種形態(tài)她幾乎都有呈現(xiàn),從外形到精神,從縱向的歷史到橫向的剖面,隨意取一個支點,就會獲得多個向度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只要開始,她的延伸,貫穿,交錯都將沒完沒了,都將把我們從一個景象帶到另一個景象。
歷史。就從開城的唐開元二十六年開始吧,慈城作為縣治的歷史之帷由此拉開而綿延不斷,越千余年。其實從唐朝開元二十六年往上追溯也無妨,那就可以說到姚江邊上的王家壩村和城山,以及山高數(shù)仞,山頂有一塊平坦之地可容千人,相傳昔日秦始皇東游會稽,登山望秩以求神仙的千人壇,再往前,還可以提起傅家山,這個距今約7000年,屬于耜耕、漁獵和采集經(jīng)濟并存的河姆渡文化早期類型的新石器時代遺址。在我的內(nèi)心一直對開城之初的第一位縣令房琯充滿著無盡的仰慕和敬佩,他真是偉大呵。是他在憑空處發(fā)現(xiàn)了生活的具象,是他的目光首先穿透了千百年還未抵達的時光。千百年來,慈城雖然也偶爾遭遇到戰(zhàn)火的侵掠,但總體一直是文化興盛,社會長治久安,人民富庶。這應該都得益于這塊土地自然環(huán)境的宜居和人民的智慧。但房琯在當年在他的心里在藍圖中就一定已經(jīng)看到了這種一派祥和的景象。慈城歷史上大人物輩出,房琯是首屈一指的。這就說到人物了。唐宋元明時期,慈城有影響的人物主要在政治和文化學術(shù)上,清民時期,慈城的重要人物又多出現(xiàn)在商業(yè)和其它領域。再上溯到建城之前的董孝子董黯,他的傳說故事“開風氣之先”,慈城的慈孝文化由此源遠流長,據(jù)文字記載,董黯,字叔達,西漢大儒董仲舒六世孫。這就說到慈孝文化了。董黯之后,慈城又出現(xiàn)了唐代的張無擇、宋代的孫之翰,而被稱為“三孝鄉(xiāng)”、“三孝鎮(zhèn)”和“孝中鎮(zhèn)”。根據(jù)《慈溪縣志》記載,被歷代皇帝旌表的孝子孝女就有30多個,這些孝子孝女的孝行都以文獻和民間故事流傳于世。慈孝盛行,這就可以說到教育和科舉文化了。學宮,也稱孔廟,廟與學并建,由政府出資的縣學,始建于宋朝雍熙元年。與縣學并存的書院在湖光山色的慈湖周邊一帶林立,古慈城講學風氣盛行,學風濃厚,形成影響極大、特點突出的教育組織,涌現(xiàn)出一大批科舉人物。還有考棚,慈城作為縣城唯一專設的一個考試場所。孔廟、書院、校士館等建筑環(huán)境幽靜,它們與縣署、寶善堂、酒稅務、錢家祠堂等公共建筑是古代建筑學的標本,它們的外形和內(nèi)部結(jié)構(gòu)各顯功能,反映了中國古代敬天禮儒、敬祖親族的觀念和倫理關系。這就說到建筑了。古建筑是慈城現(xiàn)在我們還能看得見摸得著的外形,也是古慈城留給我們最直觀的魅力所在。達官顯貴的住宅規(guī)模宏大、布局合理,呈現(xiàn)由公共性逐漸過渡到私人性的漸進的層次布局。各個庭院空間,也自成完整的格局,建筑群之間有相互連接的檐廊、轉(zhuǎn)角回廊、院墻與垂花門等。大量的磚雕和木雕是慈城古代建筑的主要裝飾。這就說到建筑裝飾了。還有石窗,瓦爿墻……呵呵。
慈城,一座雅致、肅穆、充滿了閑情逸致的小城。她涓涓綿綿的往事的流水依舊在輕漾。往事越千年,它在每一座建筑上都留下印記,每一道再普通不過的墻面上都投下光影。時光來又回,地面上的建筑物傾圮又重建,我們的先人辭去,但他們的精神長留,他們一代又一代人的思索自然,感悟萬物,體驗貧富,感慨社會,爭執(zhí)生活的品質(zhì),尋求人與人美好相處的精神層面的制高點,以及他們勤奮,勇敢,堅韌,平和,坦淡的精神和意志長留……這堵瓦爿墻是一種凝結(jié),它有沒完沒了的鐫刻,有一種包含深情的訴說。仿佛我們的先人在陽光下久久地凝視著大地上的這一方山和水。
也許一座完備之城,一座格局嚴謹,人文彰顯,歷史悠久,等等等等,充滿了理智與激情之城,她的表現(xiàn)總是這樣的樸實平靜,坦然舒緩。即使是一回眸,也是淡淡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