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城設(shè)治始于吳越勾踐時(約公元前495年),名叫句章。縣治在余姚江畔城山地方,作為越國的屏障。
唐朝開元26年(公元729年)房琯為令,遷縣治于浮碧山以南,浚疏闞湖,以灌溉城郊;又以漢名儒董仲舒云世孫董黯母患屢疾,喜歡大隱溪水,奉母筑室以待,擔溪水供母飲,母病漸愈,以此故事以名縣稱為慈溪,屬明州。
慈溪原屬明州,到洪武十四年以犯明諱,改為寧波府,下轄鄞、慈溪、奉化、定海(鎮(zhèn)海),象山五縣,后來到清咸豐間,將昌國衛(wèi)(舟山群島)改為定海,原定海改為鎮(zhèn)海,是為寧屬六縣。
明永樂十六(1418年)慈溪縣令失縣印,請示于朝廷,詔令重鑄新印,改溪字從谷,名為慈溪。
明嘉靖年間,慈溪縣境濱海,遭到倭寇侵犯,始建慈溪城 ,積極防御倭奴侵犯,清同治十五年重修加高。民國二十六年(1937年)拆城。
一九四九年五月,慈城解放,建立了人民政權(quán)。以解放路為界分孝東孝西兩鎮(zhèn)。1954年十月慈溪縣治遷至今慈溪縣滸山鎮(zhèn),舊慈溪改稱“慈溪鎮(zhèn)”,劃歸余姚線。一九五八年一度轉(zhuǎn)為人民公社,為東風人民公社。 一九六零年十月又恢復建制鎮(zhèn)劃歸寧波市管轄。一九八四年十月原慈東鄉(xiāng)合并于慈城鎮(zhèn)而劃歸寧波市江北區(qū)管轄,為區(qū)內(nèi)最大的建制鎮(zhèn)。一九九二年五月,云湖鄉(xiāng)和妙山鄉(xiāng)劃歸慈城鎮(zhèn)。
2001年10月27日,乍浦鄉(xiāng)劃歸慈城鎮(zhèn)。
慈城的由來
慈城,建城于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時期,為越王勾踐筑,城址在慈城西南王家壩。史稱“句余”、“句章”。
唐開元二十六年(738)采訪使齊瀚向朝廷奏請,劃越州東部的區(qū)域另設(shè)明州(寧波),而明州下面原句章故地置為一縣。朝廷委派名相房玄齡的孫子房琯為首任縣令。房縣令踏遍句章的山山水水,選擇九龍戲珠的今慈城之地,作為風水寶地遷建縣治。登上慈城城北的浮碧山,當他眺望東北闞峰下巍峨聳立的董孝子祠時,不禁為董黯(漢代名儒董仲舒六世孫)“汲水奉母”的事跡所感動,就把縣名句章改為“慈溪”。而后人們習慣把慈溪縣城簡稱為“慈城”。
盡管“慈城”的稱謂出現(xiàn)在宋元文人的筆下,明清史志的記載,但官方還是把慈城稱為“慈溪”、“縣城”、“邑城”、“縣治”。慈溪四鄉(xiāng)百姓稱慈城為“慈溪”、“城里”、“城里廂”。而外縣人稱慈城為“慈溪”、“慈溪縣城”、“慈溪縣治”“慈溪城”。到了民國時慈城曾分為孝東、孝西兩鎮(zhèn),后合二為一,稱之為“孝中鎮(zhèn)”。
作為縣治的慈城,是慈溪縣的心臟。從公元738年至1954年,歷經(jīng)風雨1200多年。還產(chǎn)生了許多諸如“慈水”、“溪上”、“孝溪”、“孝水”、“三孝鄉(xiāng)”等別稱和俗稱。
1954年的10月慈溪縣治遷址三北滸山,作為原慈溪縣城的慈城,改稱為“慈溪鎮(zhèn)”,后又改為“慈城鎮(zhèn)”,一直使用至今。
紀念寧波保國寺大殿建成1000周年(點擊進入)
江南第一古鎮(zhèn)